长沙市望城区“十四五”文体和旅游发展规划
简体| 繁體| 老年人模式| 登录| 注册
望城区人民政府LOGO

创新实干 赶超跨越  奋力谱写现代化新望城建设的崭新篇章

长沙市望城区“十四五”文体和旅游发展规划

来源:望城区文旅广体局 发布时间:2022-09-26 字体大小: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首个五年,也是望城站在撤县设区十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上,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聚焦“四个定位”,紧扣“三个望城”,深入推进文体和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黄金五年。

一、基础现状与形势分析

1、特色与优势

(1)文化事业建设硕果累累

一是文化场馆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到2020年,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3.05平方米,人均场馆服务次数达1.77人次,共有区级文化馆1家;图书馆10家(其中区级公共图书馆1家、分馆9家);街道综合文化站14家(含14家文化馆分馆);社区(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8个(其中达到市级“十个一”标准68家)。二是公共文化活动特色鲜明“欢乐潇湘 品质长沙 幸福望城”群众文艺汇演,极大地活跃和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每日有书、每周有戏、每月有约、四季欢歌”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让文化惠民渗透到千家万户,并在中宣部群众文化工作调研座谈会议经验推广。三是“非遗”工作精彩纷呈。2020年,共有“非遗”保护名录项目33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个(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省级项目2个(望城剪纸、长沙皮影);市级项目10个(新康木雕、丁字石雕、望城花鼓戏等);区级项目20个(靖港八大碗等)。各级代表性传承人共45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2人,市级18人,区级24人。四是文物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外兴窑、洗笔泉石刻成功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新增不可移动文物22处。先后实施了汉代长沙王陵墓群安全防范工程、长沙铜官窑遗址二期安全防范、李朝斌墓本体保护与展示利用等工程。建成开放了长沙铜官窑博物馆,陈家坪遗址、长沙铜官窑遗址列入“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预备名单。

(2)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成功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先后被评为“湖南省首批旅游强县(区)”、“湖南旅游产业发展十佳县”、“湖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一是旅游收入再上台阶。游客接待量从2016年的1318.4万人次增长至2020年的2086.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由2016年的61.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08.3亿元,实现平均增速分别为12.2%、15.2%,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形成全域旅游产品方阵。“一群三园”为重点,打造高层次、差异化、全景式的产品体系。目前,全区共有4A级景区7家,3A级景区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各2家、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家,国家级特色小镇1家,国家级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1家,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各2家,全省首批十大特色文旅小镇1家,星级乡村旅游区点64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研学旅行基地3家,市级研学旅行基地4家。三是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加快建设了潇湘大道、湘江大道等内部交通干道,先后建成近600公里的绿道、游道、自行车道,构建了2个旅游集散中心、3个旅游驿站、47个旅游志愿服务站、61个旅游咨询服务点的旅游服务网络;全区新建提质旅游厕所147座、停车位8000个,全区拥有各类住宿设施614家,房间数14046个,总床位20501张。四是打造文旅特色品牌。整合全区旅游资源,推出199元无限畅游“望城全域旅游年(联)卡”, 助推旅游市场全面复苏。全力打造绿色乡村旅游、红色革命旅游、古色古镇旅游3大特色品牌。

(3)体育健康服务不断提升

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优秀老年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2018长沙·望城国际铁人三项赛获得中华体育大奖。一是体育健身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全区各类体育场地达到2142个,总面积达到156.7512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由2016年的2.06平方米增长至2020年的2.16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率达100%。二是体育赛事活动跨越增长。成功举办环法自行车赛中国挑战赛、国际铁人三项赛、红土网球赛、千龙湖国际龙舟赛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端赛事,全面提升望城知名度和美誉度。精心策划百村百盘百企百校男子篮球赛、农民欢乐运动会等各类基层赛事,引爆全民健身氛围。三是各类体育市场持续升温。各类体育培训机构相继来望城开设站点,推出培训业务。各大健身房、运动康复馆、游泳、滑翔伞等项目和市场主体在望城遍地生根开花。

2、问题与挑战

一是公共文体旅基础设施有待加强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待加快,区级图书馆、文化馆、大剧院等文化基础设施已经严重滞后。

二是文化旅游融合有待加深。一方面,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影响文化旅游发展,受疫情影响,文化旅游业受到较大的冲击,预计“十四五”前半程,这种疫情影响将持续存在;另一方面,全区文旅业态和产品还不够丰富,产业链建设相对滞后,参与外部市场合作的能力与跨界经营实力不足,这就使得文化旅游产业难以全面融入到“双循环”体系中。

三是体育产业发展有待加快。目前全区体育产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区域内只有销售和服务项目,没有体育生产制造企业支撑,存在传统经营、规模“散小”等短板,发展方向和领域不明确,尚未形成集聚和规模效益,缺乏重点企业和知名品牌引领。

四是周边区域竞争加剧。长沙市内五区的文体旅产业起步较早,集聚效应明显,资源能级高、品牌影响力强,相比之下,望城的品牌效应和资源特色尚未充分挖掘。

3、发展机遇

(1)湖南加快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时代机遇

未来五年,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湖南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

(2)长沙坚决扛起“强省会战略”的重大发展机遇

省委省政府对长沙寄予厚望,推进“强省会”战略,为长沙发展赋予了新的使命、注入了强大动力,必将推动长沙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不断提升省会功能,加快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增长极、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扬帆起航

(3)建设美丽强盛幸福现代化新望城的战略机遇

未来五年,望城作为长沙主城区的战略支撑作用日益凸显,“一江两岸”“一园三区”“一园三带”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全区各类要素资源加速聚集、活力涌动,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现代化建设恰逢其势。望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聚焦“四个定位”,紧扣“三个望城”,奋力谱写现代化新望城建设的崭新篇章。“四个定位”“三个望城”是未来五年现代化新望城建设的前进方向和路径指引,是未来五年望城一切工作的行动总纲和行为总揽。

二、总体思路

以持续擦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名片,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景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为总目标,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数字经济,改造提升传统文化,推进望城文体和旅游行业发展进入全国一线城市城区第一方阵,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聚焦“四个定位”,紧扣“三个望城”,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良好舆论氛围和有利文化条件。

1、发展定位

——建成全域文旅融合示范区。推动文旅提质增效,打造“旅游新方向、中国铜官窑”,支持铜官古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景区,着力构建中国全域旅游新品牌、新地标、新矩阵。

——建成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以谷山体育公园、月亮岛体育文化园、黑麋峰户外体育文化园、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为依托,培育重大品牌体育赛事,形成“体育场馆+赛事+健身+休闲+培训+表演+商业+康养体育游+健身休闲游”的体育产业生态体系。

2、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规划目标

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A级旅游景区,建成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以铜官古镇为龙头,实施大项目带动、精细化管理、品牌化运营,推动湘江古镇群提质增效和差异化发展,打造湖湘文化地标、艺术群落和创梦基地。今后五年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文体旅公共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力争5年内实现标准化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旅游公共服务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游客接待设施充足便捷,综合监管机制完善,雷锋好人服务体系建立,旅游服务品质不断提升。着力配备一批健身器材、体育骨干和社会体育指导员。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能力全面提高

遗址公园、湘江古镇群保护利用取得新的进展,形成品牌效应,助推全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文物安全责任体系更加健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状况明显改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措施进一步落实,“先考古,后土地供应”的前置模式广泛推广,基本实现文物区域评估全覆盖,文物安全形势明显好转。

——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2025年,力争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实力和主要指标名列全国一线城市城区前列,核心竞争力大幅增强,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市场主体,全区接待旅游总人数突破3000万人次,实现文旅综合收入20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人数达3-5万人。力争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家,国家5A级景区 1 家,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2家。文旅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全域文旅融合示范区基本建成。

——体育健身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年,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50%以上,形成功能完善的区、街镇、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和举办望城特色的国际国内IP赛事,体育产业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体育消费水平明显提高,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区)加快建成。

远期目标(2035年)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旅游、体育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地域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弘扬,文化品牌创建取得显著进展,文化旅游、体育产业发展指标和综合实力名列全国一线城市城区前列。

三、空间布局

依据望城区位交通特点、文旅资源特色,加快构建“一核一群一带一阵地、两湖三山四片区”的文旅发展布局和独具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一核:铜官古镇文旅核心区。支持铜官古镇全力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5A级旅游景区,将铜官片区打造为文旅产业集聚区和高地,着力构建中国全域旅游新品牌、新地标、新矩阵。

一群:湘江古镇群。包括靖港古镇、乔口渔都、铜官陶城、新康戏乡、欧阳询文化园、丁字石街所组成的湘江古镇群落,打造“一处湘江古镇群 半部湖湘文化史”的湘江古镇群2.0版。

一带:湘江文旅风光带。围绕湘江两岸景观资源,聚焦月亮岛体育公园、滨江万亩公园等,紧扣吃游购娱等业态,整体构建集文化体验、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康体运动、亲子游乐和交通集散等为一体的湘江特色文旅风光带。

一阵地:雷锋精神主阵地。以雷锋文化主题公园(含雷锋故居、雷锋纪念馆等)为载体,聚焦雷锋精神,着力打造雷锋精神传承主阵地。用雷锋精神铸魂,推动传承雷锋精神系统化、常态化。

两湖: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依托丰富的湿地自然资源和生态农业优势,打造运动休闲、文化、健康、旅游、养老、教育培训于一体的体育运动休闲特色度假区团头湖湿地公园。围绕优美生态、文化遗址、物种保护等优势,培育集科普宣教、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湿地主题公园

三山:黑麋峰中国“福山”。依托“洞天福地”文化,完善文化载体,提质配套设施,打造游客满意度高,极具幸福感的长沙城郊环保公园和湖南省特色环保教育示范基地。书堂山艺术高地。擦亮“楷圣故里”文化名片,将书堂山打造成集书法培训、教学研究、王陵展览展示、交易拍卖于一体的文化艺术高地。谷山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围绕谷山生态资源,融合“遗址保护+文化创新+产业延伸”理念,布局文化广场、博物馆、主题公园等,形成“遗址核心+遗址公园+遗址区域”格局,打造文旅融合消费标杆

四片区:光明大观园片区。提升光明大观园片区定位,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片,以亲子研学为特色,融合餐饮民宿等配套服务,构建儿童友好型亲子游乐园区。大众垸现代农业展示片区。以农耕文化、休闲农业为主题,聚焦现代化农业建设,打造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农业公园。桥驿红色文旅片区。以红色文化为载体,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打造望城红色旅游高地。茶亭花海片区。以花为产业,以美丽屋场为载体,依托惜字塔、九峰山、祥云山等自然资源,立足“生态涵养保护区”的功能定位,展示“四季花海、五彩茶亭”魅力,继续打造一批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项目,构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后花园。

四、重点任务

1、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打造龙头核心景区。重点围绕铜官古镇文化旅游区高质量发展,实施大项目带动、精细化管理、品牌化运营,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旅游景区。以唐代铜官窑陶瓷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为核心,以新华联铜官古镇、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为引擎,推动长沙铜官窑遗址“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统筹开发“古窑”、“老街”、“湘江”、“非遗”等系列优质资源。将铜官古镇片区打造成为国际陶瓷文化创意之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

——加快旅游+产业融合。以红色、绿色、古色三张文化名片赋能旅游产业发展,构筑“处处有文化、处处是美景”的全域文旅融合望城样本。实施湘江古镇群2.0版、三年行动计划,精心打造铜官古镇、靖港古镇、乔口渔都、新康戏乡等湘江古镇群2.0版,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和提质改造。创新农业休闲旅游。重点打造“旅游+康养”。加快推进“旅游+研学”。重点实施“旅游+亲子”。着力发展旅游+工业。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立足望城“山水洲城”的资源优势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生态优势,充分发挥乡村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功能,打造一批特色旅游乡村和都市田园综合体。重点建设铜官五号山谷、荷里乔江等精品民宿,依托黑麋峰森林公园,加快建设成为集固体废弃物处理、环保工艺展示、环保科普教育、环保工业旅游于一体的环保教育主题公园,形成“绿色+文化+科技”旅游发展模式依托月亮岛露营基地等主体,融合亲子研学、康养露营、非标民宿等多元文旅新业态

——完善文旅设施配套。优化景区外部联通交通网,设置公交首末站,提升城区到达景区、景区与景区之间的交通便利性,解决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推动文旅品牌升级以望城全域旅游品牌为引领,着力挖掘全域古镇文化、陶瓷文化、红色文化、书法文化、工匠文化、民俗文化等系列文化资源,加快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保护与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围绕湘江古镇群等文旅资源,通过红土网球赛、铁人三项赛、马拉松挑战赛、斯巴达勇士挑战赛等重大体育赛事宣传推介望城旅游资源,让“以赛促游”成为望城新的名片。

2、加快体育产业提质增效

——积极推动全民健身。依托月亮岛体育公园、谷山体育公园、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等载体,继续举办“长沙市望城区全民健身节系列活动”、举行全区性的“一万三千”( 万人广场舞;千人自行车赛、千人跑步赛、千人羽毛球赛;百村篮球争霸赛、百盘篮球争霸赛、百企篮球友谊赛、百校篮球交流赛、百村跳绳赛)等系列自创品牌IP赛事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高品质建好足球、篮球、卡丁车、搏击、露营、水上等运动项目。升级建设健身步道100公里,每年投放健身器材100套,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平方米,城镇社区10分钟、农村30分钟健身圈全覆盖。以月亮岛体育公园为重点,依托体育用品主题商业中心等项目,建设以体育健身、文化娱乐和旅游休闲等产业为支撑的商务中心。加快完善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区体育运动中心提质改造、汉琛体育俱乐部、谷山体育公园等一批基地和重点项目建设。

——“体育+”发展战略。重点实施体育旅游融合工程建设,着力形成体育产业全面开发、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态势。大力发展篮球、网球、足球赛事、低空飞行、自行车、体育竞技表演、搏击体育等业态,继续办好国际铁人三项赛、红土网球赛、国际象棋赛、青少年海模赛等高水平品牌体育赛事。重点引进能够长期落户望城的国际顶级单项体育赛事的中国赛、分站赛、巡回赛和积分赛等,不断做响望城体育赛事品牌。

3、传承创新地域特色文化

——加强文物安全管理与保护利用。结合铜官古镇文旅片区项目开发,持续推进铜官窑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实施铜官窑遗址环境整治工程,增加遗址展示内容及规模,扩建长沙窑研究中心,加强长沙铜官窑的科学研究,将历史源流、民情风俗、老街老字号等元素融入旅游开发,让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

——推动“非遗”传承活化,提高非遗传承实践能力传承振兴铜官陶瓷、望城剪纸、谷山砚等“非遗”项目,规范推进望城炭画、靖港纸扎、靖港手工秤等“非遗”项目保护抢救。建立戏曲、陶艺、剪纸等“非遗”在地保护模式和传承人培养激励机制,挖掘保护评定一批区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推荐申报一批省市级“非遗”保护项目和传承人,筹备推进“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品名录积极申报铜官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着力弘扬“红色文化”。深入推进红色资源普查、阵地建设、旅游开发等七大工程,打造一批形式新颖、特色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雷锋精神教育实践基地,重点推进望城全域红色旅游项目、雷锋干部学院、雷锋图书馆、郭亮纪念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精心设计半日游、一日游精品线路,培育打造望城红色文化品牌。

4、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重点推进“三馆两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全民健身中心、演艺中心)“两宫一中心一大学”(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干部大学)建设,打造区域文化景观地标新型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建实用好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服务网络,夯实村(社区)服务点建设,逐步实现街镇全覆盖。

——拓展文化惠民方式方法。实施特色品牌战略,提质升级“每日有书、每周有戏、每月有约、四季欢歌”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擦亮望城文化名片。探索“百姓点单”模式,拓宽城乡文化惠民服务方式方法,推动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送展览、送讲座、送文艺节目下乡及广场舞大赛、群众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

——加强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作。利用好国家、省市区艺术基金项目,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提升一批重点文艺精品引导围绕红色题材、爱国主义题材、现实题材、望城特色题材创作文艺精品,紧扣党的二十大、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等重大节点,创排花鼓戏《独臂将军》、《郭亮在望城》讲好望城故事。

五、推进路径

1.雷锋精神传承工程。擦亮雷锋纪念馆等阵地品牌,打造雷锋文化主阵地。聚焦湖南雷锋学院,争创中组部备案的党性教育基地、全国志愿者培训基地等国字号品牌。坚持以雷锋精神兴区育人,持续开展“雷锋580”、雷锋家乡学雷锋等志愿活动,建设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志愿者之城。

2.古镇群复兴工程。依托铜官陶瓷文化推进铜官古镇申报国家级铜官窑陶瓷文化生态实验区,依托靖港湘军文化打造记得住乡愁的历史文化名镇,依托乔口渔文化和“荷花虾”美食资源打造特色生态美食和现代农业体验文旅度假区,依托新康戏曲文化打造长沙地标的戏窝子,依托书堂国学文化擦亮楷圣故里名片,依托丁字石刻文化打造麻石“非遗”小镇。

3.历史文化利用工程。推进长沙铜官窑建设汉长沙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完善遗址展示、考古科普、创意体验、综合服务等功能板块,不断挖掘与望城有关的历史人文故事,丰富文物展陈,夯实旅游功能。推动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非遗”传承人培养激励机制,支持“非遗”传承人走进景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保护、展示、利用和对外宣传交流。

4.红色资源保护工程。深入推进红色资源普查、阵地建设、文化宣教、旅游开发等七大工程,提质改造郭亮纪念园、雷锋故居、中共湖南省委旧址等,规划建设刘畴西纪念馆、罗养真烈士纪念馆、李淑一珍藏馆等项目,恢复东山寺戏台等红色资源点,打造一批在全省有较大影响的红色旅游宣教阵地。

5.乡村旅游振兴工程。挖掘包装一批优质农产品与特色旅游商品。将乡村旅游与文创开发、民俗体验、特色民宿等结合,引导扶持乡村旅游新业态,指导农业企业景区化建设,建设农旅融合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引导美丽屋场建设向A级景区靠拢,实现一个景区、一公里范围内至少布局建设两个美丽屋场,助力乡村振兴。

6.文化创意创新工程。出台文旅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开展文创产品单位试点,打造“望城有礼”品牌,推动望城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品牌化发展。鼓励打造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与“文化旅游展演剧场”,开展演艺活动进景区。

7.精品线路打造工程。围绕古镇文化探秘游、山水生态观光游、乡村田园休闲游、考古遗址体验游、红色记忆研学游、休闲度假亲子游、雷锋精神体验游、园区企业工业游等主题,紧扣市场需求,丰富线路要素,策划推出20条特色旅游线路,依托线上线下平台向内外主要客源地推介。

8.体育产业培育工程。推进月亮岛体育文化园、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全国网球训练基地。积极举办国际国内品牌体育赛事,探索建立“以赛促游”新模式。完善公共智慧体育设施,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深入开展全民健身与特定人群体育赛事活动。

9.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提质特色文化阵地,推进特色文化馆、主题图书馆建设,多点构建城市文体空间。推动公共文化机构文旅融合示范点建设,完善道路交通、公厕、住宿等公共服务配套和智慧旅游建设。加快发展夜间经济,完善提质夜间视觉与慢游出行体系。

10.文旅项目招商工程。加大招商引资与外合作力度,努力改造提升优势项目、引进培育新兴项目、推进盘活储备项目依托铜官古镇文旅核心区湘江古镇群湘江文旅风光带等系列优质文旅资源,积极引进高品质文旅项目,加快推进“华侨城”“中信家庭庭院”等大型文旅IP项目,培育文旅龙头项目集群,支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保障措施

1.出台优惠政策认真研究、精准对接国家、省市文化旅游、体育产业的重大政策,推动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旅游景区、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创建的各项举措在全区落地见效。围绕文体旅行业发展重点领域,从财政扶持政策、土地倾斜政策、税费优惠政策、产业支持政策、信贷扶持政策等方面依法依规制定统筹发展的系列优惠政策。

2.健全管理机制。成立望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综合协调职能。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规划编制。将创建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定制考核细则,督促检查,通报点评,挂牌督办,狠抓落实。建立年度奖惩考核机制,对创建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单位与个人,予以通报批评。

3.强化投入保障加强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强化公共财政对规划实施的保障作用。财政部门应根据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合理安排支出规模和结构,滚动调整本规划实施需要。全面整合区内文体旅产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专项资金,积极引进各类社会基金,重点保障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加快长沙铜官古镇文化旅游区、汉王陵、谷山体育公园等重大项目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4.加快人才培养。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健全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重点引进优秀文化创新创业人才、文体旅领军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落户望城。发展壮大文化企业家队伍,积极营造人尽其才的发展环境。区委区政府定期组织实施文体旅人才培训计划,通过各种交流和培训,建立文体旅专家咨询库,成立教育培训联盟等方式,为文体旅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长沙市望城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2022年9月26日


相关文档: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