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大泽湖街道东马社区:航模科普进社区 少年逐梦启新程
近日,一场由长沙市望城区科学技术协会携手大泽湖街道东马社区共同举办的科普实践活动拉开帷幕。40余名青少年齐聚社区,在科技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段沉浸式的航空航天探索之旅。
活动伊始,趣味互动点燃了现场气氛。志愿者邀请10名小朋友上台,估计一架翼展达1.9米的木制滑翔机重量。张同学估计的1公斤最接近实际重量,赢得了小奖品。“大家知道飞机是用什么木头制作的吗?”老师手持航模教具,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世界上用于制作航模的最轻木材——轻木。当听到轻木来自南美洲和大洋洲热带雨林,密度是水的十分之一,一年可以长10米等特点后,青少年们纷纷发出惊叹。
为了让抽象的科学原理变得直观易懂,志愿者巧妙利用2张A4纸现场演示了伯努利原理,将空气动力学知识转化为“空气流动快压力小”的生动实例。孩子们还上台验证了飞机升降舵、方向舵的操控原理,互动问答声此起彼伏。
动手实践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青少年们分组领取航模拼装材料,在志愿者们的耐心教学下,一架架滑翔机模型逐渐成形。“这里要先穿铁丝固定机翼”“尾翼角度不能装反”……10岁的李同学专注地调整机翼位置,完成拼装后立刻跑到空地上试飞,看着自己组装的航模腾空而起,他兴奋地喊道:“我以后想造真正的飞机!”活动广场上,精彩的无人机穿越障碍表演、航模编队飞行展示轮番上演,孩子们追逐着飞行的航模奔跑,欢呼声与马达声交织成欢快的乐章。
“平时孩子总爱问天上的飞机怎么飞的,今天能亲手做航模、看表演,比在家看纪录片直观多了。”陪伴孩子参与活动的居民王女士感触颇深。
此次航模科普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科学知识走出课本,有效培养了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在他们心中悄然播下了探索蓝天的种子。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