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个营商环境实验区迭代记
简体| 繁體| 老年人模式| 登录| 注册
望城区人民政府LOGO

创新实干 赶超跨越  奋力谱写现代化新望城建设的崭新篇章

广东首个营商环境实验区迭代记

来源:营商智库 发布时间:2021-04-24 字体大小:

近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迎来了“大丰收”——在2021年第七届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签下了一批高端项目,协议总投资额近1000亿元。

区域竞争越演越烈。拼服务、拼环境,才是吸引人才和项目的核心竞争力。2018年6月,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获批成为广东首个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该区分三次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即当地干部所说的营商环境改革1.0版本、2.0版本、3.0版本,以更快的审批速度、更强的制度供给为企业培育更肥沃的土壤。

就在不久前的3月8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深化改革创新全面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发布,打造系统化(Systematization)、市场化(Marketization)、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法治化(Legalization)、高效便利化(Efficient-facilitation)的“黄埔Smile”营商品牌,被称为营商环境改革4.0版本。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迭代升级,笑迎八方客,不仅吸引全球产业资源进驻,也为其他地区输出了更多的经验。

流程变革下的“黄埔速度”

更便捷、更高效的营商环境,将为企业赢得更有竞争力的未来。

今年临近春节时,广州黑格智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决定成立一个法人主体,将刚谈妥的一批个人融资整合进法人主体,再投入公司中。“投资合作拖得越久越容易生变,所以要尽快完成。春节前夕,我们上午提交申请材料,下午就打印出了营业执照,第二天开好了银行账户,资金马上到位。”黑格智造合伙人李树彬告诉《南方》杂志记者,在其他地方,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个多星期。

时间就是商机。

为提高商事登记准入便利度,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还将推行“一业一证”改革,提速证照办理,实现准入即准营;针对新业态新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一品一类一策”审查规则。“通过解锁市场准入‘卡脖子’难题,助力企业抢占市场先机。”广州开发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邓慧瑜说。

在项目建设全周期中,规划、消防、安全、环评……每优化一个环节,都意味着提高一次效率。

此前,该区已经通过“信任筹建”“智能秒批”“来了就办、一次搞定”“一门式受理、限时办结”等改革,让落户企业跑出“黄埔速度”。接下来,提高办事效率仍将是《行动方案》优化营商环境改革的着力点。

其中的“工业快批10条”,集成了一批“简审批、优服务、强监管”的改革,如全面推行带方案出让用地、简易低风险项目即来即办等。一系列改革对于这个工业强区来说意义非凡——“通过加快项目建设全流程审批手续,实现大项目‘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动工’‘竣工即投产’。” 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局副局长廖菁对《南方》杂志记者说。

土地资源是项目落地的关键。

作为全省首个“带方案出让用地”的项目,2019年11月开工建设的西门子变压器项目,享受到了政策改革的红利——项目取得用地后1个月即取得施工许可证,直接节省约3个月时间。

《行动方案》显示,接下来该区还将继续打出“拿地即动工”改革“组合拳”。

比如针对简易低风险项目,通过政务服务网全信任审批实现工程规划许可证、人防审核意见和施工许可证“即来即办”,变“项目找地”为“地等项目”,保障项目尽快动工建设。

“这些政策,从企业全生命周期出发推动服务流程变革再造,实现审批跑得更快、营商成本降得更低,让企业真正体验到黄埔温度和黄埔速度。”邓慧瑜说。

推广全国的“黄埔经验”

越来越多的改革创新做法,正在走出黄埔。

3月29日,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发布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等首批33个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事项清单,实现惠企政策“免申兑”“零跑兑”。

“以往企业办事既要线上申请又要线下递交材料,耗时耗力。现在企业无需提出申请,也不用提供申请材料,只需点击一次确认领取,剩下事情政府全部搞定。”广州开发区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熊卫国对记者说。

本次惠企政策还通过审核流程优化,将以往最长34个工作日办结压缩到最短当天到账。从之前的“人找政策”到现在的“政策找人”,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

早在2016年4月,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就在全国率先探索政策兑现改革——对558个事项实行“一门式”政策兑现服务,并承诺办理时限一般不超过34个工作日。

经过5年不断探索,政策兑现“一门式”改革已成为黄埔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

截至2020年12月底,该区已累计拨付近4万宗,受惠企业(个人)超6300家(人),为企业降低成本超过300亿元。

这一做法,得到了全国推广。而首批33个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事项清单的发布,则是在前期探索基础上进一步打造的“黄埔兑现2.0版”。

作为省级改革创新实验区,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培育本地营商环境沃土的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改革经验。到目前为止,该区推动了3批共17项改革经验入选全市复制推广清单,占全市总量的40%。获推广的改革经验,涉及审批、人才、便民服务等多个领域。“除了政策兑现外,工程建设审批、知识产权综改等举措也在全国范围复制推广。”廖菁告诉记者。

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依然是改革的使命方向。

《行动方案》提出,接下来该区将在“三旧”改造、城市更新、信用建设、自然资源等领域,争创国家级、省级改革创新试点工程。“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努力为全国、全省相关领域改革创新探索新路,展现改革实验区的担当。”廖菁说。

对标国际的“黄埔规则”

广州开发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里,聚集了近110家企业。这些企业56%以上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不乏黑格智造这样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

2015年6月,7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90后”,在广州创立了以3D打印为核心的黑格智造,随后将总部设在广州开发区。“这里有着国际化、市场化的创业氛围,跨国项目、高端项目越来越多。”归国数年的李树彬感慨地说。

从数据可以看出这片投资热土的吸引力——全区聚集外资企业3600多家,包括197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020年,全区新设外资项目189个,同比增长13.17%;合同利用外资44.43亿美元,同比增长127.52%;实际利用外资25.47亿美元,同比增长24.84%,约占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0%。

这背后,除了投资便利化的优势外,也离不开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吸引力。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在对标国际上做了不少探索,包括推动信用建设、金融供给、知识产权、人才发展与国际互通等。”一直关注区里发展的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志强对记者说。

2019年以来,该区启动了商事登记“跨境通”服务,并以中新知识城为试点将业务从香港、澳门拓展至新加坡;探索试行港澳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推动粤港澳知识产权互认互通;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同船货运模式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加速衔接国际营商规则。

“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深化商事登记‘跨境通’服务,推动信用建设、知识产权等领域与港澳互认互通,深化‘单一窗口’‘两步申报’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度等探索,继续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廖菁说。此外,区里还通过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经贸规则,加快不动产登记、获得信贷、就业市场监管等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把营商环境的“世界规则”转化为“黄埔规则”,吸引全球高端要素加速集聚。

相关文档: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