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望城区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方案》政策解读
为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望城区根据自身医疗资源与发展需求,制定了此方案,旨在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卫生健康工作理念转型。现将方案制定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主要目标
到2027年底,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重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50%以上的患者在基层就诊,80%以上的患者在区域内就诊 。
二、主要内容
统筹组织管理:以区人民医院为总医院,设置2-4家基层公立医疗机构为分院,其余为成员单位。总医院制定相关制度,加强党组织建设,选优配齐成员单位负责同志。
统筹人事管理:区卫健局根据需求提出员额建议,建立人才引进和交流机制,深化“县聘乡用”改革,推动人员双向交流。
统筹财务管理:建立双轨制财务管理机制,总医院统一财务管理和绩效分配,分院实行财务一体化管理,成员单位单独设账、集中核算。
统筹业务管理:总医院统一建立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进用药衔接,加强药械管理。
统筹绩效管理:区卫健局定期开展绩效评价,总医院建立内部绩效评价机制,确保向重点工作倾斜,合理分配收入。
统筹信息建设:统筹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平台、疫情应急处置平台等,布局医学检验等系统,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
统筹价格与监管:医共体医疗服务收费遵循相关政策,建立分级分类管理机制,优化价格结构,严肃查处违规收费行为。
三、解决的主要问题
该方案重点聚焦望城区医疗卫生领域现存的核心痛点,针对性破解以下关键问题: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薄弱,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患者对基层医疗信任度低、外流就医现象突出,区域内就诊率未达预期。二是医疗资源碎片化管理,区、乡(镇)两级医疗机构间缺乏有效协同,在人事、财务、业务等方面各自为政,未形成“一盘棋”服务格局,整体服务效率偏低。三是基层医疗人才短缺且流动性低,“引才难、留才难”问题突出,同时医务人员绩效激励机制不科学,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四是医疗信息系统不互通、数据不共享,检查检验结果难以互认,导致患者重复检查、就医成本增加,也造成医疗资源浪费。五是医疗服务价格监管和内部绩效管理机制不完善,部分机构存在收费不规范、绩效分配与工作成效脱节等问题,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和群众就医体验。
长沙市望城区卫生健康局
2025年9月15日